黔东南苗侗青年玩山赶坳,侗族 、苗族青年男女从初相会、借把凭(信物)、花园幽会、久的伴、成亲(或结伴私奔)这个过程统称为"玩山"。"玩山",顾名思义,即是在山上玩,但这个玩是通过对歌这一形式来实现的。玩山地点大都在风光旖旎的山坳上、歌场上,所以又称"赶坳"。玩山时,男女青年打扮一新,三五成群前往预约地点,尽情地戏谑、对唱、念"垒"(侗族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)、讲白话(有哲理性的说古)。不少侗族、苗族青年就是通过玩山建立起美满家庭的。
天柱境内有大小歌场30多处,较有名的有二十坪(又称莲花坪)、注溪社坡、大溪坪、白腊坳、风岩坡、阿婆坳、天华山、大灵山、平茫歌场等。约定俗成的"歌节"有正月初一、二月二、三月三、四月八、六月六、七月二十、八月十五、九月初九等。渡马二十坪歌场(又称莲花坪歌场)是1953年形成的侗族歌场,曾因林木青翠、歌手云集,迎来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和专家到这里采风,是当在最负盛名的歌场。歌手们进入歌场后,就放开歌喉,用歌声寻找对手。接上歌后,双方边唱边拢,集中到一处,或站或坐,围观的人越来越多,渐渐形成一个个"歌堂",对歌者不分性别,不分老幼,不分地域,凡意气相投者均可加入,有时父帮子、兄帮弟、姐助妹,有时兄弟相帮,姐妹联手,甚至出现一个寨子共同对付另一个寨子的壮观场面。
"玩山"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,内容丰富多彩,举凡寻偶、对歌、读款、念垒(侗语音译,指有节奏的条理话)、猜谜、讲故事等均属于玩山内容。在玩山过程中,侗族青年以歌代言,以歌传情,以歌为媒,初次相逢,有探听家庭住地、姓名和年龄的《探情歌》、《初会歌》,有问好和夸赞对方的《有缘歌》、《夸奖歌》,有谦虚让坐的《请坐歌》,有求借信物的《借把凭歌》,还有约定日期的《邀约歌》和送行的《相送歌》等。
第二次见面,则要"耐烦料理花成林",唱《初来连》、《新的伴》、《陪姐(妹)进花园歌》等。进入深交阶段,唱歌的种类就更加繁多了,调式和韵律也更加自由活泼。有《送鞋歌》、《送衣歌》、《相沓歌》等,深交歌感情特别细腻,深沉含蓄,缠绵悱恻,充满了无穷的内蕴。如泣如诉,令人肝肠寸断,依依不舍。
在玩山过程中,人们往往是一歌一垒,或者一垒一歌交叉进行,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玩山歌调。如"约师调"、"大歌调"、"炒嗓调"、"略略调"、"拿欧调"、"哭腔"、"高山腔"、"河边腔"。玩山能给青年人带来荣誉和光彩,还能提高村寨声望,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侗族青年的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,促使他们不断充实更新知识,开阔视野。所以侗族地区年老的教歌、年幼的学歌、年轻的唱歌,世代相传至今。
天柱县的邦洞、蓝田、注溪等乡镇,当地侗族群众有过"社节"吃社饭的习俗。注溪乡至今仍盛行"赶社"之风。
社场设在交棍的凉亭坳上,每逢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,穿戴整齐的侗族男女便从四面八方会集于此,参堂对歌,约会情人。因其地处湘黔交界,观众达数万人,热闹非凡。
社节之际,田间小路上,随处可见采蒿菜的侗家姑娘。她们把采得蒿菜嫩叶洗净、切碎,揉去苦水,拌上腊肉、猪肚片、花生、马葱、青菜、大蒜炒熟,盛在碗里,将粳米煮到半熟,再拌入炒得喷香的腊肉和蒿菜,拌匀,温火烹熟,即成社饭。社饭芳香扑鼻,美味可口。民间传说过"社节"是为了提醒人们要节约粮食,饭中掺野菜,喻示缺少吃的五荒六月即将来临。另一传说社节过后,夏暑将近,酷热难当,蚊蝇四起,吃社饭是为了驱避蚊蝇叮咬,祛病强身。
"斗牛舞"是天柱侗族地区人民传统的形式之一。流传在天柱蓝田、邦洞、凤城、社学、渡马等乡镇,当地人称之为"放地牯牛"或"车地牯牛",以模拟牛打架为舞蹈内容,采取边歌边舞的形式表演。
斗牛舞的主要道具是帕子、枕头、箩筐、阴钱,伴奏的乐器有锣、鼓、牛角和海螺等。活动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午夜,七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午夜。届时,男女老少举着松明火把,集中到某一家的堂屋或空旷平坦的谷坪上,敲锣打鼓,鸣角吹螺,齐唱《斗牛歌》:
呜啷--冬火浅,选头好牛来耕田。
打赢那个留做种,打输那个杀来煮。
用帕子将两个男青年的眼睛蒙住,让他们双膝跪地,上身前倾下匍,掌心着地,扮演"地牯牛"进行激烈的交战。若"地牯牛"的前方有坚硬的障碍物则用枕头遮盖,若不败而出线者,则用箩筐挡住。并规定双方不准用手抓、拳打或脚踢,只允许碰、掀、扳、推、捺、顶、滚等八个基本动作。表演到精彩处,往往掌声雷动,欢声如潮,给侗家山寨增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。
天柱侗族地区"斗牛"习俗由来已久。《贵州通志》:"俗尚斗牛,先以重货购大车,饭之使肥,届冬则择日各牵牛出斗。千百为群,奔腾跳掷,必胜负分然后止。"足见其活动规模之大,盛况空前。每年农历二月逢亥日、八月逢亥日(有的地方是九月重阳节)为斗牛日。现天柱石洞、水洞、黄桥、都岭一带"斗牛"习俗依然存在。近两年当地政府组织斗牛比赛,更是盛况空前,你若有兴,可前来天柱一睹斗牛丰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