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占了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%以上,是布依族最主要的聚居地。主要聚居在省内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,以及安顺地区的黄果树大瀑布所在地——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,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,在贵阳市也分布着10余万布依族,六盘水的盘县、六枝以及毕节地区织金县也有布依族聚居,省外的布依族散居于云南、四川、越南北部等地。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,有本民族古文字,20世纪50年代又创制了拉丁布依文。布依族以农业为主,布依人的祖先百越民族最先发明了水稻种植,为世界稻作文明作出重要贡献。享有“水稻民族”之称。秦汉时期布依区的社会生产力已相当发达。
布依族由古代百越人演变而来。唐代史称“西南蛮”,宋元以后汉族史籍中称“蕃”、“仲家蛮”,明、清称“仲蛮”,解放前,布依人被称为“仲家”、“水户”、“夷族”、“土边”、“本地”、“绕家”等主要聚居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、安顺地区、六盘水市、贵阳市,共240多万人。
布依族是一个“稻作民族”,很早就耕作水田。他们的村寨多依山傍水,“水边寨”里有“干栏式”建筑或石板房。饮食习惯突出糯米饮食,糍粑、米花、五色饭和糯米酒别有风味。他们还善制菜,用以招待贵客。他们的服饰清秀简洁,妇女常在衣裤边缘镶上花边,腰间系一条围腰,头上用白布或青花布包头。布依族原先是以十一月或十二月为岁首,现普遍过春节。传统节日主要是“三月三”、“六月六”,在祭山神、土地神之后开展各种活动。
布依族人民爱唱歌,以歌抒情,以歌叙事,娓娓动人。大歌、小歌和大调、小调保留着古朴风貌,还有笔管歌、勒尤调、姊妹调等。男女青年交往多采取对歌形式,所以歌节歌会颇多,著名的如安龙的毛杉树歌节、兴义的查白歌节、惠水的董郎桥歌节、独山的麻坡歌节、长顺的古羊“六月桥”歌节及老鹰坡歌会等。民歌《好花红》是布依族音乐的佳作。
蜡染在布依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,特别是镇宁、关岭一带,妇女自幼学习以蜡在白布上作画,浸于蓝靛染缸。染成的布,蓝底白花,并有人工难以描摩的“冰纹”,格外好看。还有一种叠染,是将布料按所需花纹折叠后用线捆扎,浸入染缸,洗净后花纹凸显。安顺、镇宁的蜡染厂和众多农户生产各种蜡染制品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
布依族有自己的戏剧,是由民间流行的“八音坐唱”发展而成的。布依戏有落调、浪哨腔、喊板、灯调、苦调5种曲牌,演员有“三旦七生”,表演时走三角步。伴奏乐器有牛骨胡、葫芦胡、笛子、锣、钹等。离贵阳不远的花溪镇山村,现设为文化生态博物馆,集中反映了浓郁的布依风情。